央视网|视频|网站地图
客服设为首页
登录

我来参与专家问答集锦

主持人: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,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。请您谈谈清明节是如何形成的?它的意义是怎样的?

萧放:清明是我国重要的民俗节日,它既是节气日,也是传统节日。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演变为中华民族重大节日的。清明是春天的节日,春天是四季之始,也是农业播种的时节,民谚有清明前后,“种瓜点豆”。农业是传统社会的主业,为了农事的丰收,除了祈求自然风调雨顺外,还得请祖先保佑,因此在清明时节形成春祭的传统。在最初,祭祀的时间在清明前二天的寒食日进行。寒食节冷食、祭祀祖先。在我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,清明与寒食是分开的。我国寒食节祭祀大概从东汉开始,南北朝时开始在大江南北流行。唐宋以后寒食归入清明节,当时就已经包含两个主题:祭祀与踏青。宋代城市生活发展,人们对清明节中踏青这一内容更为重视,清明节中郊游因素开始变得很大。有趣的是,唐宋时期,每逢清明官方都放假。现在我们国家对节假日进行调整,清明节成为新增的节假日,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很好的传承。 在清明节缅怀、追思先人,慎终追远、追本溯源,能使家庭成员的关系更加密切,敦亲睦族,增强传统的血亲观念。与此同时,每逢清明佳节,海内外华人也会共同缅怀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,这也使华夏儿女感受到血浓于水的殷殷情愫,增强了民族凝聚力。

主持人:清明节祭扫习俗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?表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文化心理?

萧放:中国人受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,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,尤其重视家族、祖先。几千年来,我们民族并没有宗教信仰,更多时候受民间信仰的影响,因此对亡灵的崇拜、返本归宗的意识特别浓厚,在清明节祭扫祖先是对亡故先人的特殊的缅怀方式。 古罗马哲学家西赛罗早就说过:“血缘通过善意与关爱将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,因为具有同一家庭的传统、同一家族祭祀的仪式、同一祖传的墓地,是非常重要的。”我们尤其要提倡一种感恩的情怀。感恩是基本的伦理基础,对亡故先人怀有一颗尊重之心和深深的缅怀之情,这是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举国上下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,我们更应该提倡这种感恩精神,这种朴素的感情有利于整个社会层面的感恩文化的培养。在追思中学习感恩,推己及人,对别人、对社会心存感激,人与人之间就会充满关爱与同情。

主持人:清明祭扫先人应该提倡怎样的文化精神?您如何看待清明祭扫中的一些不文明现象?

萧放:慎终追远是清明节的文化精神。就是要利用清明时节,追思祖先恩德,隆重纪念先人,提倡家庭社会对历史的尊重,保持对历史与先辈的敬畏之心与感恩之心。在清明节祭扫先人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。在人心躁动的现代社会,清明节更有着特殊的意义。清明节缅怀先人,能够给人一个冷静、理性思考人生的机会。现在很多人在清明祭扫时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,思想观念太世俗,祭祀用品也越来越“俗”,如烧纸做的别墅、轿车、手机、麻将等等,本意是让先人也在另一个世界享受俗世之乐,实际上是个人追求物质享受甚至感官乐趣的一种心理折射,不是一种理性的态度。我们应该倡导祭扫中的环保理念与安全理念,尽量减少祭扫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与资财的耗费。利用清明祭扫的机会,培修墓地,种植花草,在墓碑前鞠躬哀思等。关键是要有内心的诚敬。

主持人:有一些网友说,去扫墓都希望把自己的哀思带给故去的亲人朋友,但是来到墓前时,他们却真的不懂得如何去祭奠,有没有一个完整的扫墓仪式或者需要注意的礼节?

萧放:清明主要是上坟祭扫。清明祭扫时间,未必一定在清明当天,民间有“前三后四”之说,就是说清明前三天、后四天都可祭扫。 清明上坟祭扫,包括两项内容: 一是挂纸烧钱,唐代以前已有烧纸钱祭亡的习俗,但因寒食期间禁火,墓祭亦不能火化纸钱,人们将钱纸插、挂在墓地或墓树之上;当然,墓祭时要上香、摆供祭品。祭品的内容各地不大相同,但一般是三牲熟食(猪肉、鱼、豆腐等)。祭品摆好后,宣读祭文。传统祭祀仪式中,是有祭文的。这里有一篇福建陈氏家族的祭文,内容如下:“时维三月,序属季春。孝思有感,念切祖坟,择吉拜扫,敬荐芬芳。 神其如在,鉴此清醇。庇佑孙子,福履骈臻。书香克振,甲等相因。伏惟尚飨”。祭文读完后,就焚化纸钱,跪拜磕头。 二是修整坟墓。培添新土,清除杂草,是清明扫墓的又一活动,在雨水到来前的春季,人们借清明祭祀的时机,对坟墓进行清整,既保全了先人,又尽了孝心。现在某些乡村仍以清明祭墓活动的有无作为家族是否绵延的标识,民间有“有后人,挂清明,无后人,一光坟”的说法。 去年我参加了台湾新竹客家人梁姓家族的清明祭扫活动。各房头人在坟上插黄纸条与白纸条,他们用工具直接在坟上挖一个小坑,将纸条插在土中。在祖先墓碑前摆供,以前是要有三牲的,现在简化了,只摆糖果、糕点、香纸等。因为这是总墓,所以大家依次来拜,也就是上香,有一个人将一把香点燃,站在坟与后土之间发香,进香人上前接过一根香献给后土,然后再接一根香献给祖先。他们不叩拜。然后将带来的一扎扎纸钱烧化。烧纸的顺序也是先后土,然后再是祖先。与此同时我们听到附近不断有祭扫的鞭炮声。 还有祠堂家祭,称为“庙祭”,庙祭跟古代春礿之祭有着密切的关系,二者虽然在时间上相距遥远,血脉确实相通。庙祭是宗族的共同聚会,有的地方径直称为“清明会”、或“吃清明”。在祭祖仪式结束后,族长主持共商族内大事,申诫族法家规,最后会聚饮食。以同食共饮的形式分享祖宗福分,团聚宗族,是古已有之的传统,所谓“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”。 清明祭祀重在祭扫过程的严肃与真诚,仪式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,鞠躬或叩拜因人而异,语言可诵亦可默祷,关键是诚敬二字放在心中,切忌潦草应付。

主持人:有网友说清明节怎么能只剩下一个“烧”字。俗话说,祭者,所以追养继孝也。但“重祭轻养”的现象以及虐待老人的现象还是频频发生,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?如何引导我们把传统节日过出文化的韵味来?

萧放:在丧葬问题上,我提倡“厚养薄葬”。“孝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“哀我父母,生我劬劳”,为人子女者不仅在物质上赡养好老人,也要在精神上与日常生活中孝敬和侍奉好老人,让他们老有所乐,对父母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孝道。 我记得网上有句俗语很好:“父母在,不关机”。老父老母在堂,要时刻留意他们的健康,手机不可关闭。这是小事,但就是孝心的最大的体现。现在很多人不仅在丧事上大操大办,在每年清明扫墓时也是大肆铺张浪费,这就偏离了节俭意识。在如何对待祭扫问题上,我提倡隆重、俭朴,怀着一颗虔诚的感恩之心追思先人,对于亡灵就是最大的尊重,这种感情不需要形式上的铺张浪费来表达。

主持人:近两年清明节都提倡以一种更文明的新方式来祭奠先人,网上祭扫活动很流行,您如何看待传统节日和时代潮流以及现代化元素相结合的新形式?

萧放:清明节是传统节日,清明节给我们预备了祭奠先人的时间与机会,这是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的重要文化遗产,它让当代的人们在春天停下脚本,跟自己的先辈有一个对话的机会。虽然对话的方式最好是在祖先的墓地,扫扫墓园,烧烧纸钱,跪叩几次,但现实的情况是许多人因为假期太短,或工作学习性质所限,不能回到故乡亲自叩拜,只能遥寄思念。现在由了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,人们在网上献花、虚拟祭扫,在形式上也满足了部分人的心理需要。现代技术为传统节日活动提供了新的选择与途径,部分满足了人们的情感表达需要,这当然值得肯定。当然这是一种新方式,但不是所谓“更文明”的方式,两种方式是不同情况不同环境的选择。也说明传统与现代并没有天然阻隔,二者可以互通互联,关键是要养护我们心中所具有的因血缘而产生的亲密情感。

主持人:史料上有记载,处于不同朝代对清明节的过法有不同的侧重点,所反映出国家的文化面貌也是有差异的。有网友说,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《清明上河图》就细腻的描述了汴京一个富饶的国度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。在明清时期的清明节则注重隆重的祭奠仪式,丰盛祭品。请问节日本身是不是也反映出人们目前文化生活的水平?

萧放:节日是社会生活的节点,是历史文化与社会意识的集中体现。宋代是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,城市人口急剧增长,市井生活繁华,人们享受着各种民俗节日,本来以悼亡祭祀为主题的节日,这时反而成为出城踏青郊游的游赏节日。《清明上河图》据说写的就是当年东京清明的繁盛情景。《东京梦华录》云:“四野如市,往往就芳树之下,或园囿之间,罗列杯盘,互相劝酬。都城歌儿舞女,遍满园亭,抵暮而归。”此番清明景象,非得富庶生活与闲适心情为基础不可。明清时代,人们的生存压力似乎更大,人们清明游乐的风气似乎不及前人。但他们更重视家族祭祀,以清明祭祀的仪式团聚家族,这是明清时代家族社会发达之后在节日生活中的反映。 节日与社会财富、社会文化氛围,以及人们的相互关系是有着密切联系的。这里不展开说了。仅举一例,在富庶的江南,传统节日向来隆重热烈。而在偏远的山区其节日的气氛就显得单调。

主持人:中华民族的民俗和饮食总是不分家的,清明节在饮食上究竟有哪些食俗呢?

萧放:节日饮食是民俗饮食的重要内容,也是节日的重要标志物。清明节的饮食与春季的时令相关,有寒食燕、清明团、清明饭等。 寒食燕是山西地方寒食清明时的节令食品,它用枣泥与面粉调和,捏成燕子形状,也称子推燕,表示纪念晋国先贤介子推。清明团是用青色的艾草汁染色的水磨纯糯米粉团,可以冷食。 清明的节令食品还有乌饭。清明节在南方地区吃一种特制的黑饭,明代杭州,“僧道采杨桐叶染饭,谓之青精饭,以馈施主”。明清宁波人都称为“青糍黑饭”。这种食品大约与寒食节的禁火有关,寒食在宋朝以后与清明合一。浙江黄岩人清明采芜菁和米粉作饼,称为“寒食”。广东西宁民俗每年三月,用青枫(一名乌饭木)、乌桕嫩叶浸一晚上,然后以其汁和糯米蒸饭,饭“色黑而香”。南雄人在寒食前后,妇女相约上丘垄,“以乌糯饭置牲口祭墓”。据《广东民俗大观》记载,广东客家有清明饭,制作方法如下:清明前夕,从野外采集各种可食用的药用植物,如艾草、鸡矢藤、清明菜(鼠曲)、荠菜、枸杞叶等,洗净、去梗、煮熟,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(加适量大米)中,用碓舂成饭团,添进红糖搓匀,制成饭块蒸熟即可。清明饭因所用药料不同,风味各异,食而不腻,可作点心,也可馈赠亲友,尤为儿童喜爱。 清代北京清明日始卖冰,冰盏也就大街小巷中响起来。北京三月的时食有天坛的龙须菜,“味极清美”。香椿芽拌面筋,嫩柳叶拌豆腐,是寒食的佳品。 春天饮食中,不能不提春茶,清明茶是饮食民俗中的佳品。饮茶的最好季节是春天,带露的明前茶,是茶中的珍品。清明时节,天地明净,空气清新,在清明的柔风中,茶树吐出新春的嫩芽。茶人采摘春茶时,要特别的仔细,只能用指甲掐,不能以手指扯。有人说最名贵的春茶,是少女以口衔摘。这茶大概不是一般人能享用的。“新火试新茶”曾是古代最流行的时尚。清明时节,无论家居还是出门在外的文人雅士,都以清明钻取的新火煮新茶。天地澄净,春意醉人的清明时节,用新钻火,煮明前茶,迎着拂面的温柔清风,擎起兔毫盏或白玉杯,那种心境,那种滋味,大约是品尝新茶最妙的境界。

主持人:清明时节踏青、放风筝也是人们选择亲近自然的健康环保的活动。但是拥挤的交通和冗长地排队买票、游玩等都影响了人们的旅游质量,您针对这些现象如何看呢?

萧放:清明时节是亲近自然的郊游时节,郊游跟旅游不同,郊游没有固定的目的地,只要是有春意的地方,就可放风筝,可荡秋千,可踢毽子、踢球、拔河,也可席地而坐聊家常。如果你遵循清明踏青的本义,少去人口密集的热门旅游景点,就不存在交通与景点拥挤的问题,你就可获得难得的身心快乐。

主持人:有网友问:除了法定的四个传统节日之外,例如重阳节,七夕节等,虽然没有规定放假,其实也是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,请您指导我们,该如何才能将传统节日过得有意义?

萧放:谈不上指导,过节是人们的自由选择。当然我们的文化传统让我们会选择享受传统节日。重阳、七夕在传统社会并不是重要节日,但从今天的社会环境需要看,它的地位日渐重要。重阳登高是与清明并重的亲近自然的机会,同时它有敬老的内容,当代将它定为老人节,中国一向有敬老传统,目前中国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,对老人的扶养与关爱是社会大事,重阳节就是一个很好的敬老日。七夕是年轻人的节日,以前有乞巧与婚恋两个主题。现代社会男女婚恋问题常常遇到困难,七夕提供了两性交往的机会,同时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也是一种爱情忠贞的教育。当然乞巧习俗仍然可以作为娱乐与手工比试的机会。人们应更多地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,有意识复兴或形成传统节日中有意味有情趣的民俗仪式,将传统节日视为传承民族文化的生活实践,将传统节日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,如果有了这样的文化自觉,我们的传统节日才真的迎来它生机勃发的春天。

本期专家

民俗学家萧放解读清明祭扫传统文化

民俗学家萧放解读清明祭扫传统文化

萧放,男,民俗学博士,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研究方向为历史民俗学、民间文化史、岁时节日、礼仪民俗等。[详细]

清明记忆

清明扫墓

清明扫墓

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,与此观念相适应的有关祭祀活动曾多得不胜枚举。随着历史的推移,这类活动现已大多式微,唯有清明时节的扫墓,传承至今依旧不衰,因而被专家视为生命力量最为悠久的民俗事象之一。[详细]

清明诗词

清明诗词

清明处于春光明媚之季,又有追思先人、踏青郊游等众多民俗,所以引得历代文人墨客诗兴勃发。记者查阅《全唐诗》《全宋词》,内容中包含“清明 ”“寒食”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。[详细]

清明食俗

清明食俗

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、麦酪、杏仁酪扬,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,供寒日节充饥,不必举火为炊。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、麦酪、杏仁酪扬,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,供寒日节充饥,不必举火为炊。[详细]